把脉线上课堂,助推质量提升——校领导开展2022秋学期本科教学线上听课工作

浏览次数:168作者:陈曦时间:2022-11-10设置

为深入贯彻落实学校第二次党代会报告精神,筑牢质量立校工程,优化育人体系、完善质量保障体系,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奋力推进高水平开放大学建设,2022秋学期,校领导每周开展本科教学线上听课活动,切实了解本科教学情况,进行教学质量检查和指导,推动本科教育内涵式发展。在已完成对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育学院、公共管理学院进行线上听课的基础上,11月9日上午,华体汇世界杯买球(中国)有限公司开展了第四场本科线上听课活动。学校党委书记王建明、副校长张晓、副校长耿焕同,纪委副书记胡大华、教务处处长唐荣、教务处副处长沈宏、信息化建设处总工程师王小军、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主任陆宝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朱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吴强、学校办公室副主任王建参加会议,会议由学校党委书记王建明主持。

此次活动为第四场本科线上听课,所抽查课程为信息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必修课“液压与气压传动”,是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主任陆宝华向校领导和参会人员介绍了该门课程的总体情况、教师行为、学生行为等。校领导同参会人员重点检查了作业主观题的题目类型、教师带班数量、作业提交时限、讨论贴回复时限、讨论贴题目类型、公告浏览量、内容学习考核要求、教师在线时长、学生学习行为、学生信息、班级信息等方面,并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研究解决方案。

王建明边听课边进行点评,对未来如何做好教学工作、提升本科教学质量向职能部门和学院提出了具体的工作要求。在作业方面,作业设计要体现区分度,主观题中至少要设置一道开放性题目,开放学员的思想政治工作更多是需要通过课程来实现,而课程思政需要通过主观题体现,同时建议将作业提交时限作一定限制;讨论贴方面,设置讨论时限,同时讨论贴内容要与学生实际工作相结合,适当设置开放性题目,讨论贴题目应与形考作业有一定区别,达成BBS讨论的效果;公告方面,通过借助信息化手段和调研使用对象,提升公告浏览量;考核方面,提高内容学习的考核要求,避免学生忽视内容学习;师生交流方面,避免交流脱离平台监控范围;教师行为方面,关注教师的在线时长、任职资格,设置退出机制;学生行为方面,关注学生学习行为是否真实发生、视频和文档学习资源的点击情况、课程在线时长,对于异常行为要进行学业预警;针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可以通过设置开放性主观题、提高内容学习考核要求、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增强平台功能来助力学生学习成效的提升。他强调,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课程为中心,要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发挥教学督导中“导”的作用。

王建明指出,当前招生结构中本科比例持续上升,一定要抓质量,“固大学之本”要以本科为本,本科基础一定要抓好。他提出学校近期已做三项调研工作,一是推进发挥学生工作“兵头将尾”的作用;二是本科线上听课工作;三是“三区联动”工作,并对三项调研工作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工作要求。王建明强调,当前的着眼点是找出问题,拿出解决方案,不断完善,才能年年有进步、天天往前走。

张晓对王建明书记开展本科线上听课关心教学工作表示感谢,她强调,开展本科线上听课工作表明了学校对教学质量的重视,教学是基本盘,教学条线责任重大。随后,张晓就不久前召开的教学工作会议上的要求、教学相关重点职能部门管理岗人员的教师资格落实情况进行了汇报,对教务处、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提出了工作要求。她指出,教务处要将工作重点从如何做完工作转向研究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要有破局勇气加强改革,从人管事变成制度管事;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对本科教学质量监测做到形式审查只是第一步,是合规性督导,现在要继续向前走,要从客观性描述转向更高层次,加强对质量问题的把控,在教学质量上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关注深层次的质量剖析。

耿焕同从信息化建设角度指出,信息化建设先前已打下一定的基础,但是在面向用户、面向服务对象方面仍然任重而道远。他提出三点工作要求:一是信息化建设处作为服务部门要加强用户体验,增强首屏功能,尽可能发挥首屏提醒作用;二是加强课程资源建设,合理设置学时;三是提高督导效率,结合成人学习特点,建立督导模型,进行诊断和预警,发挥专家型督导的预见性、经验性、预判性。

教务处处长唐荣、教务处副处长沈宏、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朱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吴强、信息化建设处总工程师王小军、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主任陆宝华、纪委副书记胡大华围绕本部门工作分享了听课体会及未来工作安排。

(文:陈曦 图:刘祖宏)

返回原图
/